薪酬神话更是创新佳话
[
河南日报
]
作者:
2021-07-14 10:11:29
|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又有2名毕业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三年内,华中科技大学已有6名毕业生入选,拿到令人羡慕的百万年薪。今年入选的廖明辉和武敏颜分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廖明辉为应届博士毕业生,已拿到“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武敏颜本科毕业,年薪也超百万元。
刚离开大学校门,就拿到百万年薪,廖明辉和武敏颜的“开挂人生”令人艳羡不已。其中,本科毕业的武敏颜更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在硕士、博士充斥人才市场的背景中,一个本科生何以入选“天才少年”,拿到令人咋舌的高薪?
据介绍,华为的面试一般需要经历7轮,包括简历筛选、笔试、初次面试、主管面试、若干部长面试、总裁面试、HR面试。每一环节,都会经过严格考核和筛选,因此也会遇到很多挑战和阻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或表现不佳都有可能失败,难度非常大。这位面试规则的介绍者,是去年拿到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年薪的张霁,而他的本科学校只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三本院校。
在招聘海报中,华为提出“不限学历,不限学校”。以最严苛的程序选拔人才,以最宽广的胸怀接纳人才,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相比起有多少“天才少年”拿到高薪,华为选拔“天才”的过程更值得关注——他们不仅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天才”,而且坚持以自己的标准定义“天才”。企业“不畏学历遮望眼”,“天才少年”拨开云雾见青天,在“学历崇拜”时有耳闻的当下,这样的“伯乐”与“千里马”堪称励志佳话。
无论是求生存,还是谋发展,人才最关键。实际上,人才最关键的前提是,如何去定义人才、选拔人才、利用人才?所谓天才,是指现在取得什么成绩,未来能达到什么高度,而不是指曾经在哪里停留。就此而言,“学历崇拜”无疑是短视的。学历状况充其量只能说明“从哪里出发”,既不足以展示“方向”,也不足以标注“终点”,而这些更应该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
如果有人刻意设置暗礁,华为将如何远航?华为的答案是,重视教育和人才,专注基础科学研究。只有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提高国际竞争的话语权。只有为技术人才提供更广阔的舞台,才能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尽快搭建起自己的灯塔。
英雄不问出处,有为就能有位。作为一种人才规划,“天才少年”计划是华为的;作为一种人才理念,“天才少年”计划是公共的。如果企业能多一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襟,人才就能多一些“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心,相比起有限的年薪,被激情和梦想点燃的人生将无可限量。
责任编辑:徐晴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