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开展定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宣传推介活动

[ 郑州晚报 ] 作者:
2020-11-13 11:01:30 |


 
  “我之前来过新郑,城市建设、绿化程度、道路交通等方面都非常现代,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的待遇也足够吸引人,所以专程从外地赶回来投递材料,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在新郑显现个人价值。”11月9日~10日,新郑市开展2020年定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现场资格审查和宣传推介活动,现场来自北京科技大学2017届硕士毕业生冉小姐对新郑充满了期待。据工作人员统计,11月9日,来自海内外高校的1000余名优秀高校毕业生抵达现场参加了资格审查。
 
  推介现场
 
  新郑魅力吸引海内外毕业生
 
  扫码、测温一丝不苟,审核、归档细致严谨。在资格审查现场,20个窗口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周到礼貌地为前来的考生审核资料,查看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就业报到证等原件,核对考生年龄、专业、证件有效期,审查、编码、归档考生证件资料复印件……一系列审核流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现场的工作人员务必做到周到细致的服务,不让毕业生多跑一趟路。”新郑市委组织部部长黄卫东在现场再三叮嘱。
 
  为抢抓人才发展窗口期,深化实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计划,储备培养一批适应新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青年人才队伍,经新郑市委、市政府研究,从2020年开始实施“故里英才引进计划”。2020年定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是“故里英才引进计划”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同时也被纳入河南省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新郑市专项活动。10月9日招聘公告在政府网站、招才引智官网等平台一经发出,就受到了广大优秀毕业生的青睐,报名人数达到6000多人,其中博士毕业生21人,双一流大学毕业生2147名,国外留学人员252人。这一方面体现了广大青年人才对新郑的认可和热情,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新郑的城市魅力对青年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小夫妻周布帆和李涛双双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周布帆学习金融专业,李涛学习创新管理专业,家住郑州市区的他们也专程赶到现场进行了资格审查。“我高中是在新郑上的,对新郑比较了解,如今回到这里感觉新郑真的是发展太快了,变化也很大,我希望我们俩未来能够为新郑发展尽一份力量。”
 
  人才政策
 
  彰显求贤若渴诚意
 
  李培沛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通过郑州晚报新闻客户端看到新郑市引进人才公告后,认为新郑市的人才引进政策最为吸引她。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为大力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新郑市为优秀人才分别在工资待遇、生活待遇、住房待遇、政治待遇等方面提供了优厚的条件。
 
  其中,在工资待遇方面,引进的博士研究生,试用考察期间享受管理岗位七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试用考察期满,可享受管理岗位六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引进的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研究生,试用考察期间享受管理岗位八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试用考察期满,可享受管理岗位七级职员相应工资待遇。
 
  生活待遇方面,报到落户新郑后,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分别享受3年内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标准的生活补贴。住房待遇方面,为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提供3年期免租住房。在新郑市首次购房符合相关政策的,分别给予15万元、8万元购房补贴。
 
  黄帝故里新郑,以富有魅力的城市文化、富有活力的产业平台、富有诚意的优惠政策向各界优秀人才敞开怀抱。
 
  争创一流
 
  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为给予广大热情报名的考生更多的择业机会,面向2020年新郑市定向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开展招才引智双选会和宣传推介现场,为最大限度招揽人才,新郑市组织辖区内中原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西亚斯学院等高校和好想你、遂成药业、电子信息产业园、航美国际智慧城等重点企业、园区,共提供优质人才岗位780个,给予待遇可谓优厚。
 
  为更好地宣传新郑、推介新郑,使广大考生全面了解新郑城市面貌、产业发展、文化底蕴,在了解的基础上爱上新郑、留在新郑,现场资格审查期间特推出3条观摩体验路线和1条服务路线,观摩路线每天固定时间段大巴车往返资格审查点和参观点。第一条路线从资格审查点到郑国车马坑、新郑市博物馆、城市展览馆,途经洧水公园、轩辕湖公园,可了解新郑厚重的历史文化、体验优美的生态环境。第二条路线从资格审查点到好想你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航美国际智慧城、电子信息产业园,可了解该市创新创业平台、本地龙头企业和新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第三条路线到宋城·黄帝千古情和西泰山千稼集,可体验该市文旅产业发展和领略国家级美丽乡村的魅力。现场还特意开通1条从资格审查点到车站、地铁站的服务路线,以最大的诚意为广大考生提供暖心服务。
 
  争创一流、争当示范。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表示,新郑市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做保障。近年来,新郑市以落实郑州市委“南动”要求为主线,以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为统揽,大力实施 “九项工程”。作为九项工程之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着力引进各类高素质人才,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为夯实人才基础,新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化实施“五彩”人才计划,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聚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一方面在落实郑州市“黄河人才计划”上动真功、用实劲,制定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政策,切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成就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实施“故里英才引进计划”,围绕现代金融、城建规划、园林绿化等领域急需紧缺专业,招引一批国家普通高等教育硕士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在全市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通过富有诚意的优惠政策延揽人才、汇聚智慧、献智发展,积极打造各类人才竞相拥入的人才高地。

责任编辑:徐晴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