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将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以上
[
河南工人日报
]
作者:
2020-03-25 15:48:57
|
3月24日,省人社厅对外公布了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2020年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我省今年将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00万人次以上。
《方案》提出,2020年,全省将扎实推进13项子计划落实,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实施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提升计划。大规模开展装备、材料、电子、新能源及网联汽车等产业技能人才培训和高技能人才“金蓝领”技能提升培训,年培训4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20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万人以上。
实施就业重点群体技能提升计划。探索“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年培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50万人次、“两后生”2万人次、离校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5万人次、退役军人2.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培训4.5万人次、残疾人3万人次以上。
实施贫困劳动力技能提升计划。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年培训4万人次以上。
实施现代服务业技能提升计划。推进现代服务业强省建设,加大养老、家政、托幼、快递等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力度,年培训4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15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4万人以上。
实施建设行业技能提升计划。以建设行业“333”人才工程为牵引,加大从业人员岗前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智能建筑等新产业培训,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
实施高危行业安全技能提升计划。严格执行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度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6万人次以上。
实施高素质农民技能提升计划。加快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年培训2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5万人次以上。
实施大众创业培训计划。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和开业5年以内的小微企业主开展创业培训,对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在校生和毕业生开展创业意识等培训,年培训25万人次以上。
实施“中原丝路”技能提升计划。发挥河南陆上、海上、空中、网上“四条丝路”优势,加大航空物流、电子商务、导游导购等技能人才培训,年培训3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
实施“文化河南”技能提升计划。深入挖掘姓氏文化、黄帝文化、汉字文化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对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河南)老字号领域,建设一批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年培训10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5万人次以上。
实施城市管理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计划。组织市政、环卫、交通、城管、绿化等符合条件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年培训15万人次以上,其中补贴性培训5万人次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2万人。
实施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优质培训机构进监所”活动,对有劳动和就业能力、有培训意愿、年龄在60周岁以内的在押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年完成补贴性培训8万人次以上。
实施技能人才竞赛成长计划。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南省选拔赛为牵引,统筹全省职业技能竞赛系统活动,引导企业职工、院校师生等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推动100万人次以上参加竞赛。
《方案》还提出,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企业依法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最高可达职工工资总额的8%。2020年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重点向企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倾斜,项目占比不低于80%。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向所有具备条件的企业开放。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普通技工学校年完成补贴性培训分别不得少于2000人、1000人、500人(其中,企业新型学徒制分别不少于500人、300人、100人)。
此外,持续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新建10个贫困县省级城乡劳动者转移就业培训品牌基地、15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5个省级重点产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5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省级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实训综合示范基地、20个省级世界技能大赛培训基地。遴选一批“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优质数字化资源,充实河南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平台建设,所需经费从项目建设经费中列支。认定20家以上省级“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平台,纳入年度目录清单管理。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