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关于档案,这些你应该知道!
[
寻至无问公众号
]
作者:
2019-12-04 16:07:13
|
同学们,看过来!毕业生档案是学生毕业前家庭情况、学习成绩、政治思想表现、身体状况的文字记载材料,是用人单位选拔、聘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在校时叫学籍档案,毕业后叫人事档案。总的来说,它是个人经历的记录,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务的依据。
档案里都有啥
1、高校毕业生登记表
2、学习成绩单
3、在校期间的奖惩材料
4、入团入党志愿书
5、毕业生离校前的统计表
6、毕业生报到通知书等
档案有什么用
1、工作调动
2、考研
3、公务员招考
4、职称评审
5、考资格证
6、工龄认定
7、社保办理
8、住房补贴发放
9、入党
10、办理退休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存档方法吧!
存档方法
1、单位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可以独立管理人事档案
毕业生只要将单位详细的档案接收地址提供给学校,学校就可直接转递档案。
2、单位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可以集体委托存档
将单位委托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名称提供给学校即可。
3、单位既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又不能集体委托存档
档案将会转递到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可以前去办理个人委托存档。
关于死档
注意!两个原因致档案变“死档”
1、超过择业期仍未落实工作的同学,档案打回原籍过程中容易丢失,形成“死档”
2、档案长期在自己手里超过2年。
成为“死档”怎么办?
1、补办存档手续
●未超过择业期( 毕业之日起两年内)的毕业生去,人才市场补办;
●超过择业期的,按非普通高校毕业生身份重新办理。( 前提不超过35岁)
2、咨询办理
●档案在自己手上的,应尽快向人才服务机构咨询;
●若档案被打开,资料需要向有关部门核实。
档案的10问10答
1、如何找到自己的人事档案?
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原来就读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查询人事档案的派遣地。一般是生源地所在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等。
2、人事档案丢了怎么办?
找不到自己的人事档案,可和户口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联系查找;如没有,可和参加工作前的最后一个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
3、档案可以自己保管吗?
档案不可以自己保管,更不可以私自拆封。如果个别学校将人事档案交给本人转递,毕业生必须尽快将密封的档案交给就业单位,不能“私拆”和“私藏”。否则无法证明材料的真实性。
4、没找到工作,档案能在学校存多久?
如果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单位,档案通常在学校可以保存2年。2年后,档案将由学校转至你的户籍所在地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保管,需及时向机构咨询并办理存档事宜。
5、毕业后自主创业,档案怎么处理?
毕业后选择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需要把户籍信息提供给学校,学校会将档案转递到户籍所在区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之后可以去办理个人委托存档。
6、毕业以后去留学,档案怎么办?
毕业后赴国外或境外攻读学位的同学,有两种存档途径:①由学校将档案转至户籍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同时办理个人存档手续;②咨询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办理档案委托保管。
7、毕业后考上大学生村官,档案怎么处理?
选聘为村官的毕业生,在合同期内,档案将由学校转至选聘村官所在地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统-保管。
8、毕业应征入伍,档案还是放在学校吗?
如果在毕业当年选择应征入伍的毕业生,一定要将档案转移到所在部队。
9、毕业生去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档案如何处理?
高校毕业生到具有档案管理权限的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的,由单位直接接收、管理档案。
10、毕业生到私企、外企就业,档案如何处理?
可以由各地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负责提供档案管理等人事代理服务。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