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才是创业成功最被忽略的关键因素
[
未知
]
作者:
2018-04-13 16:28:39
|
创业一定要把握好节奏。
创业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马后炮的来总结一下那些发展的不错的创业公司,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创始人好像是演奏的高手,他们把握好了创业的节奏,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都做了正确的决定;而反思那些失败的创业项目,也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好像乱了节拍,在某些时候做错一个决定很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长风创投创始人戴坤,对于节奏便是深有感触。
2007年,戴坤开始他个人的第四次创业,成立了广州会易佳商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简称:会易佳)。戴坤作为一个创业老兵,以敏锐的商业嗅觉看准了会议服务这个领域;事实证明了戴坤的眼光以及能力,会易佳在成立的隔年迅速的获得第一笔天使投资,并于2010年便收获A轮投资。然而好景不长,创始人戴坤对于会易佳的发展战略与节奏做了错误的预判,不断加大人手冲击业绩量,终于在2012年时遭遇资金链的危机,幸运的是,会易佳熬过了这个艰难的阶段,成功转型,成为一家小而美的行业蚁巨--年创收3000多万,人均收入超过200万的专业会议管家服务机构。
会易佳为何能够浴火重生,王者归来?戴坤表示,关键的节点还是调整对了节奏。
首先是把握好花钱的节奏;俗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现金永远是公司的生命线,日常运营要钱、市场推广也要钱,对现金进出的敏感和重视是创始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其次是把握招人的节奏,很多创业公司在招人的时候都会有几个误区:一是盲目地招人、盲目地扩充规模,团队迅速从十几个人扩展到上百人、几百人,本来业务扩张了,人员是应该相应地增加,但真的需要这么多吗?要知道人多并不是什么好事,人多了管理成本自然就高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本来十几个人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条心,每天事情多得很,一个个工作量都非常饱和也顾不上搞“办公室政治”,人一多就麻烦了,开始分派系,争利益,今天有人离职明天有人被挖,如果再碰上一个原本就不是特别擅长管理的CEO,整个公司就会陷入内耗之中。
再次是把握发展的节奏,把原来放眼全国市场调整为深耕华南区域市场,以广州为基地,做好华南区域市场的占领。成为华南区域市场细分行业领跑者。
现在的戴坤,不仅仅是一名多次创业创业成功的资深创业老兵,更是一名初出茅庐的创业导师,他建立的长风天使投资旨在帮助更多的创业新人,指导他们在创业一途中能够走得更远。
戴坤认为,评估一家企业的指标一共有十点,分别是:企业的市场规模、客户的需求、企业的利润率、企业的现金流、企业的盈利、企业对于客户价值的兑现、企业的运营、企业的推广、企业的平台特性以及企业的团队。
通过这十个指标的综合分析,能够中肯的得出企业的优缺点,从而有目的的去提升企业,帮助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而对于创始人,戴坤先生同样从十个维度进行评估。分别是心性、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行为习惯、学习能力、领导力、管理能力、专业能力与职业经历。
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的韧性,遇到困难是躲着走还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这一点,几乎是决定性的。而创始人人生观与价值观则是决定了企业能否长久以及高度。方法论与行为习惯会对基层员工造成影响,从而决定员工的执行力,创业更多是团队作战,像踢足球,一个人厉害没用,团队在学习、沟通、习惯、逻辑一致,才能高人一筹,才能获得最终胜利。
职业经历与专业能力决定了创始人创业的起点,领导力与管理能力将决定企业的深度,而创始人学习能力,则代表了企业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社会日新月异,身为创始人,应该不断的汲取全新的知识,否则只会被无情的抛弃。
确实,创业路上有无数的艰难困苦,有无数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一种强大使命感,没有坚忍不拔的心性,没有足够的资源、能力、资金、团队;没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坚持努力,怎么可能走到成功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