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浮躁的年代处处提倡创业,可全民创业背后的泡沫谁看得到?
[
青年里
]
作者:
2018-01-06 12:00:18
|
这个年代提倡创业,伟大的教育部现在甚至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为什么这样做?因为现实非常残酷且悲观,简单说,盲目扩招和低水平的教育质量让大量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了,无法就业。
(1)这个年代为什么提倡全民创业
国家和学校都需要让就业数字变“好看”。大量创业团队的招工门槛和待遇都足够低,身边人来看,不是所有的创业项目都高大上,搞外卖开小店的都不少,即使是好学校毕业。说更简单点,用投资人或爸妈的钱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2)怎样才算创业成功?
这里我们先不谈情怀,创业的成功标准有三: IPO,被收购,有足够的现金流。创始人开好车穿名牌,算成功了吗? 显然不算,骗骗一脸崇拜的小朋友罢了。在年底的时候,真正认识一家被BAT收购的公司的大哥,人家只是特别谦虚的说:“我,只能算是小有成绩。”

(3)创业的成功到底是怎么来的?
结合第一条看,必须悲观的指出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大量创始人根本没有实战经验,也许连一个真正成功过的人都没有见过。看书和课程能教的极其有限,比起枯燥的书本和乏味的研究,年轻人焦躁的荷尔蒙更向往理想的市场,加之鼓吹的创业成功学,总是认为“一腔热血和充足的干劲”能够解决问题,盲目强调执行力和冲劲,似乎就让我看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场面。
一位朋友,大三退学创业,折腾了快3年多什么也没折腾出来,转而去了阿里工作。在一次真正推心置腹的聊天中,他几乎如释重负地说:“在阿里这半年,比我自己折腾这么三年,学到的东西要多太多太多。”

最后
古语说得好,“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衷心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好好做研究,做学问,做专家,写文字的人,能被社会赋予更多认可和价值。现在给大学生灌输的创业,不就是赚钱吗?谈什么情怀。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