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大学生创业:要实现从“教”到“育”的转变

[ 人民网 ] 作者:
2018-01-02 10:33:32 |
  “在深化‘教’的科学性基础上,要强化‘育’的功能,实现从教创业到育创业的转变。”12月27日,在第三届大学生创业案例暨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上,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如是说。
 
  在当天活动期间,包括张玉利在内,还有来自山东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天河智慧产业科技等国内知名高校和企业代表做主旨报告,纷纷就大学生创新创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张玉利在报告中提出,创业教育应侧重认知,才更有助于提升创业者技能;创业者要有正确的对待失败的态度,将失败作为财富,并改变思维定式。

 
  在他看来,大学生创业难就难在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并非社会创业所认为的融资难和组建团队难。他建议,大学生创业之初,要学会提前评估可能遇见的风险,把创业过程的难度系数降到最低。
 
  有过企业从业经历,现任教于江西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的刘彪文在谈及大学生创业时,结合新时代特征,提出了大学是智慧社区的观点。
 
  他认为,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大学生获取信息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多,作为创业导师,应把学生当做合作伙伴,不能再是过去简单的“教与学”关系。在他看来,不能用商业化的思维去衡量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失败。在创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既能锻炼自身能力,又提升自身素养。
 
  作为创业的实践者,天河智慧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林有着不凡的履历。他“挖过煤”,做过互联网,现投身大数据。“创业到底是从零开始一步步走向成功,还是根据既定目标反过来整合资源,这是大学生创业之前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带来技术层面的分享中,他提出,在大数据的条件下,数字化、云化和优化,是大学生创业可以切入的三个方面。

 
  安徽财经大学创新创业与企业成长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陈忠卫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与传统创业模式不同,现如今大学生创业越来越活跃,项目也多以大数据为基础,挖掘学校内的创业素材。”
 
  高校创业该教什么?陈忠卫认为,大学校园里教学生创业,过去是静态的、理性化的教学,往往是反复证明已经实现了的体系,而现在大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这就要求老师在“教”的层面上有深度的思考,也启发了下一步创业教材的编写。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又会进一步推动创业,当下创新创业教育与信息技术方兴未艾,并呈现出深度融合趋势。“在教的基础上,还要着力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解决‘行’的问题。”陈忠卫说,同时要加快创新创业优质课程信息化建设,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